无息配资 一周盘点|中国石油近一周跌8.73%, 近一个月跌6.19%
股票数据与行业新闻【本周大盘走势】无息配资
2024年7月22日-2024年7月26日,上证指数跌3.07%,报2890.90点。创业板指跌3.82%,报1659.53点。深证成指跌3.44%,报8597.17点。中国石油近一周跌8.73%, 近一个月跌6.19%, 近一年涨22.64%。
【竞品行情回顾】
股票简称股票代码近一周涨跌幅近一月涨跌幅近一年涨跌幅中国石化6000281.23.59.05%中国海油600938-8.74%-7.81d.20%
【一周相关资讯】
公司新闻
“三桶油”ESG报告盘点:碳排放总量均上涨,中国石油、中国海油节能量上升
概要:1、我国石油石化行业上市公司共46家,24家披露ESG相关报告,披露率过半。
2、三大交易所强制要求450多家上市公司披露ESG信息,10家石油企业被纳入名单,其中中国石油、中国海油(600938)、中国石化已披露2023年ESG报告。
3、“三桶油”探索ESG治理,三家企业均披露了近三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数据,但均未披露范围3碳排放数据。
4、三家企业2023年碳排放量同比均有所增长,但单位综合能耗均同比下降。
5、企业透露了其新能源转型战略和具体措施。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向“新”而行,奋进高质量上产500亿立方米新征程
概要:1、中国石油川南页岩气田累计产气801.9亿立方米,成为中国首个累计产气突破800亿立方米的页岩气田,该基地也是我国最大的页岩气生产基地。
2、80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供2.1亿户家庭使用一年,可带动地区GDP增长6880亿元。
3、西南油气田公司不断上产,2023年高质量建成400亿立方米战略大气区,油气当量跃居中国石油集团上游板块第三位。
日产油量超1000立方米!中国海油探获千方井,有望成为中型规模油田【附中国石油化工产业全景图谱】
概要:1、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在南海北部湾盆地探获千方井,平均日产油当量超1000立方米,有望成为中型规模油田。
2、中国石油化工产业总市场份额占整个石油和化工行业的32.34%,其中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为产业龙头企业,恒力石化(600346)、荣盛石化(002493)、万华化学(600309)处于第一梯队,其他上市公司第二梯队,其他非上市企业第三梯队。
行业新闻
周内原油价格下跌,化工品平均毛利仍处低位!石油化工行业周度利润监测来了
概要:1、本周WTI原油价格下跌4.34%,有机化工指数较上周下跌0.57%。
2、39类装置平均毛利仍处低位。
3、供需端对化工品价格影响较强,近期建议关注供需端对市场影响。
机构研究:OPEC的石油储量远低于官方报告
概要:1、Rystad Energy的最新研究显示,全球可采石油储量基本稳定在1.5万亿桶左右,比我们2023年的分析减少了约520亿桶。阿根廷是唯一一个储量显著增加的国家,增加了40亿桶。
2、Per Magnus Nysveen表示,“如果不向电动汽车过渡,世界剩余的石油储量不足以支持石油需求。限制供应石油的尝试对限制全球变暖几乎没有任何效果。相反,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2.0摄氏度以内的唯一可行方法是确保公路运输的快速电气化。”

3、OPEC成员国拥有6570亿桶可采石油,相当于全球总量的40%左右,远低于官方报告的1.215万亿桶石油储量。
4、石油可采储量最大的前五大国家与2023年相同。沙特以2470亿桶位居榜首,美国以1560亿桶紧随其后。
油价迎来年内“第五降”,加满一箱油省5.5元!国内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降低145元、140元【附全球石油行业供需分析】
概要:1、7月25日24时,新一轮成品油调价窗口开启,汽、柴油每吨下调145元和140元,92号汽油每升下调0.11元。
2、美国是全球第一大石油生产国,连续第三年成为全球增产最多的国家。
美民主党人提出新法案,严惩与欧佩克勾结的石油公司
概要:1、美国民主党议员周三提出一项法案,如果联邦监管机构发现能源公司与欧佩克串通抬高油价,将追究这些公司的责任。
2、该法案规定,如果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发现任何能源公司与欧佩克勾结,该公司将不再有资格在联邦土地和水域上获得新的石油和天然气租约。
3、尽管该法案在共和党控制下的众议院通过的可能性非常小,但它表明一些立法者正在向石油公司施压。
4、马基在一份声明中说,该法案是“确保大石油公司从辛勤工作的美国人身上牟取暴利时得到重大后果的第一步”。
国际石油价格连续回调 业内称利好产业链上下游
概要:1、国家发展改革委宣布,根据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自7月25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降低,每吨分别降低145元、140元。
2、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国际油价回调对企业和消费者构成利好,预计未来国际石油价格将偏空运行,对石化产业链上下游将产生积极影响。
3、成品油价格下调,石油化工品价格回调,也能为广大中小微企业缓解采购成本压力。